19岁志愿军特等功臣,弹尽粮绝后吹响军号,英军听到立即掉头逃跑

抗美援朝可谓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第一场大战,在这场战争中,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豪迈的姿态,最终取得了这场伟大卓绝的胜利。 在这场战争中,有两位人物,一直活跃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,虽死犹生,那就是被赐予特等功的黄继光和邱少云。 然而,除了他俩之外,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还有很多不断涌现的少年英雄,他们纷纷用行动表现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,其中一位就是年仅19岁就已经获得了特等功的郑起。 十九岁的老兵。 19岁,你在干什么呢?相信很多的人都在上高中,在满是读书声的教室里,做题,听讲等等,而在上个世纪,19岁的人...


抗美援朝可谓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第一场大战,在这场战争中,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豪迈的姿态,最终取得了这场伟大卓绝的胜利。

在这场战争中,有两位人物,一直活跃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,虽死犹生,那就是被赐予特等功的黄继光和邱少云。

然而,除了他俩之外,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还有很多不断涌现的少年英雄,他们纷纷用行动表现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,其中一位就是年仅19岁就已经获得了特等功的郑起。

十九岁的老兵。

19岁,你在干什么呢?相信很多的人都在上高中,在满是读书声的教室里,做题,听讲等等,而在上个世纪,19岁的人们是在干什么呢?

他们在争取和平!1932年,黑龙江省的一天,一位名叫郑起的男孩出生了,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东北三省就被日军关东军给侵占,而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东北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
展开剩余88%

大抵是郑起对日军的残暴罪行恨之入骨,所以,他在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参军,结束战争,迎来和平!

1945年之后,14岁的郑起亲眼目睹日军被赶出中国,心里是无比的高兴,然而,令他没想到的是日军被赶出去,并没有迎来和平,反而是延续了战争状态。

所以到了1946年,郑起参加了人民解放军,并决定一定要为建设一个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微弱之光。

在之后的两年里,郑起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役,也是屡立奇功,最终他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。

看着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飘着,别提郑起心里有多高兴了,他以为战争终于结束了,和平时代终于要来了。

郑起

然而,到了1950年,以美军为首的“联合国军”竟然出兵朝鲜,意在挑起朝韩内战,最终剑指中国。他们对我国的东北地区不断地进行骚扰,甚至威胁到了我国的国防安全。

在我国高层领导的统一协商之后,最终决定抗美援朝,此时的郑起不过是个十九岁的孩子,但因为多年的征战,郑起已经是一名老兵了。

这一次,他跟随人民解放军跨过鸭绿江、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历程...

釜谷里血战。

1950年底,仅仅一年时间,我国与朝鲜部队已经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两次战役。

联合国军

而这第三次战役也即将开始,人民志愿军们浩浩荡荡地向38线以南推进,想将原本的战线往南推移,找一个有利于我军的战斗位置。

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,面对我军的不断进攻,美军方面也是做了相应的措施,他们决定在釜谷里派出英国王牌军队—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。

这只号称“王牌”的军队,曾在二战时期,诺曼底登陆时以“阵地战”大放异彩,而釜谷里这个地方又是一个重要的关隘口处。

所以联合国军决定由英军的这支部队前来镇守,也表现了他们誓要守住这个关口的决心。

最可爱的人

然而,他们这次碰到的却是我国的“钢铁七连”,这场战役可谓两支“虎狼之师”之间的对决!

郑起所在的347团7连和英军在釜谷里对峙了将近一个月,形势可谓是“剑拔弩张,双方大战一触即发,短短的一段时间里,釜谷里变成了人间地狱,尸横遍野。

双方损失惨重,奈何英军人数上略占优势,钢铁七连最终在一番搏杀之后,只剩下了十几个战士。

然而,这支军队不愧是“钢铁七连”,仅剩的十几个战士,丝毫没有逃跑的迹象,反而是气质高昂,表现出一股誓要和英军一战到底的决心!

英军

此时,钢铁七连的指导员也挺身而出,拿起手枪对着源源不断的英军脑袋打去,可很快,指导员就倒在了血泊之中。

此时的连长见到了指导员中弹倒地,更是选择带着所有的七连战士冲锋,正所谓“枪打出头鸟”,连长拿着机枪对着英军疯狂扫射,杀了很多人,但因为目标太大,被英军的一个狙击手盯上,一枪爆头,这位英勇的连长,最终也倒在了血泊之中。

司号员郑起立马扑倒在连长跟前,想要将他背回阵地,但自知命不久矣的连长将自己腰间的手枪拿出放到了郑起的手里,意在让郑起接过重担,一定要守住阵地。

郑起

此时的郑起明白自己一定要坚强,一定要带领仅剩的十几号人,想尽办法守住阵地,所以,他坚定地回答了连长的请求,连长在得到肯定答复后,最终永远的躺下了。

郑起点了点阵地的人,一共剩了十七号人,而他望向正在攻打阵地的英军,乌鸦压一片,密密麻麻。

英军不断地对阵地的通讯设备进行轰炸,使得郑起所在的钢铁七连得不到警员,郑起明白这将是一场恶战,他深知自己一定要顶大梁。

他将仅剩的17名战士叫到了阵地,简单地开了个会,排兵布阵,另外他为了鼓舞士气,他对着所有人说道:“军队需要我们,国家需要我们,我们现在就要为国家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!”

说罢,他重新将17名战士进行了分组,并由几名党员担任组长,一起抗击英军,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尽管再怎么严密的战略部署,还是因为弹尽粮绝而感到捉襟见肘。

他们击退了英军的好几番进攻,但坚持到了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,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物资了,所以,他们开始进行肉搏,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呢?

因为郑起在开会时对他们说,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几个小时,就会等到大部队前来救援,所以17名解放军战士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,决定背水一战,这一战就是半天。

然而,天都要黑了,大部队都没有赶来,筋疲力竭的十七名战士知道要殒命于此了,此时,作为司号员的郑起决定再吹一次“冲锋号”。

可没想到,这一吹竟然将局势逆转了过来。

冲锋号带来奇迹。

郑起挺直身板,在阵地中拿起军号,开始吹了起来。那响彻九霄的军号声很快就传到了英军的耳朵里,如此的慷慨激昂,不禁让英军高层怀疑是不是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队已经赶来。

此时,他们决定先不贸然发起进攻,英军高层下令让所有的英军停下进攻的脚步,在原地待命。

此时的郑起看着原本进攻的英军士兵竟然直愣愣地停在了原地,于是接着吹着军号,声音越来越大,很快,英军内部很多人都以为是大部队来了,于是他们开始交头接耳不断的讨论,最终英军高层决定放弃进攻,让所有的英军返回到阵地之中。

很快,所有的英军士兵都消失在了十七名解放军战士的视野之内。

然而,就在英军撤退完不久,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红色信号弹。这正是大部队赶来的前兆,英军高层这才知道,原来刚刚军号响起时,大部队还尚未赶到,他们无疑是错过了一次绝佳的进攻时机。

然而“世上没有后悔药”,这次釜谷里阵地战,虽然我军随时惨重,但是最后还是以我国的胜利结束了这场战役。

他吹起的一声声军号,为这场战争带来了奇迹。后来,他也凭借这次吹起军号震慑住英军,受到了来自中央的嘉奖,最终,他被中央授予了特等功。他就是“最可爱的人”—郑起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相关资讯